海水淡化略谈
我国海水淡化虽基本具备了产业化发展条件,但研究水平及创新能力、装备的开发制造能力、系统设计和集成等方面与国外仍有较大的差距。当务之急是尽快形成我国海水淡化设备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条。
海水淡化是解决我国沿海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必然趋势。随着海水淡化技术的日臻成熟和海水淡化产业的健康发展,“海水淡化”将呈现出比“跨流域、远距离调水”更大的价格优势。2006年,我国海水淡化日产15万吨,占世界海水淡化日产总量的4%。据预测,未来20年国际海水淡化市场将有近700亿美元的商机,我国应占有充分份额。
我国海水淡化虽基本具备了产业化发展条件,但研究水平及创新能力、装备的开发制造能力、系统设计和集成等方面与国外仍有较大的差距。当务之急是尽快形成我国海水淡化设备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条。下一步必须围绕制约海水淡化成本降低的关键问题,发展膜与膜材料、关键装备等核心技术,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淡化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装备和新产品,提高关键材料和关键设备的国产化率,增强自主建设大型海水淡化工程的能力。为此应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对策措施。
明确中央政府和沿海省市政府的主管部门,并尽快成立相应的专门机构,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。同时,逐步提高海水淡化利用率,使之成为缺水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性指标。加大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力度,不断健全相关制度和技术标准,严格市场准入。加快研究制定鼓励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政策措施。积极开展试点示范,积极推广,进一步加大海水淡化技术原始创新、集成创新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,组织重大技术攻关,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,提高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。围绕海水淡化工程开展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研究。各地应结合本地海水淡化实际情况进行循环经济设计,以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,减少环境影响。